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转型,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积极对标苏南,坚持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务实创新上求突破,科技发展稳步提升,充分发挥着科技创新对扬中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高新技术占比保持稳定,占比位列镇江市第一位。我市高新技术占比连续多年保持镇江各辖市区第一位次,从2012年至2017年,占比均超过75%。2017年我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8.4亿元,同比下降12.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2%,占镇江市高新技术产值的24.9%。
(二)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我市R&D投入不断增加,增幅较大。2015年R&D投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11%;2016年R&D投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12.72%;2017年R&D投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9.34%。同时,R&D投入占GDP比重不断提升,2017年达2.98%,R&D投入强度比2012年上升0.41个百分点。2017年全市上报R&D项目数70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项目;R&D人员5544人,同比增加48人;R&D经费内部支出15.47亿元,同比增长4.03%。
(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突出,专利申请显著增长。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实现新突破。2017年全市共申请专利5184件,比2016年增加674件,比2015年增加15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729件;2017年我市专利授权总量2647件,比2016年增加143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6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05件,与往年相比,知识产权发展的各项指标均呈增长态势。
二、上下联动,提升创新服务质效
(一)对接镇街区,开展创新工作自我分析。市科技等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镇街区,全面对接科技创新工作。对全市各镇街区近年来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不足。纵向对比各镇街区项目、载体建设等方面的数据,横向对比各镇街区创新变化及趋势,参照对比各镇街区经济工作贡献份额,帮助各镇街区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位置、确定目标。同时,对部分镇街区存在的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下滑、新业态创新企业培育不多、产学研合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为各镇街区今后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结合优势,挖掘镇街区创新特色。结合各镇街区的产业、区位、政策等优势,挖掘创新特色。新坝镇借助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促进电气产业的转型升级;三茅街道通过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集聚更多创新要素,加速我市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开发区加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育力度;油坊镇着力建设知识产权特色小镇,攀登光伏产业创新制高点;西来桥提高创新活跃度;八桥镇以高创园为抓手,促进各项创新工作整体跃升。
(三)激励创新,完善考核体系。在广泛征集各镇街区科技目标管理考核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相关部门出台新的科技创新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新的考核办法,突出重点和难点,缩小镇街区间的差距,创新激励更加明显。
三、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找准创新突破的着力点
要紧抓“少数关键”,通过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载体平台、高新区,推动我市省级高新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继续保持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在全市领先地位。
(二)在“培、引、转“上下功夫
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为129家,未来,需要在“培、引、转“上继续下狠功夫。加大对“小升高”培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招商力度,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引进一批高企,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
(三)引进人才,激发发展活力
人才是地区发展的推动者,创新活力的释放者,引进人才在我市创业创新已成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通过优化服务,营造“拴住人心,留住人才”的人才生态环境,积极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人才办事“一次性”受理、“一站式”服务。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才工作制度化、促进工作机制再健全,招才引智市场化、促进人才政策再优化,跟踪服务常态化,促进人才服务全天候,让人才在扬中的科技创新中发挥光和热,为扬中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四)紧抓高新区,求深求新
高新区是产业强市的主阵地,产业只有集聚才有生命力,通过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孕育出新的科技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我市省级高新区这个阵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继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稿人:范雪晴 审稿人:陆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