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太湖流域治理和“263”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丹阳畜牧业规模养殖(场)户的数量受到一定影响,畜禽养殖规模逐年减少。为了解畜牧业生产的现状,近期,丹阳统计局到市畜牧部门及司徒镇、延陵镇、访仙镇、皇塘镇等畜牧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户进行走访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1、畜禽存出栏逐年降低。2017年全市生猪出栏25.04万头,同比降低1.3%,存栏15.68万头,同比增加13.31%;家禽出栏1516万羽,同比降低37.02%,存栏217.7万羽,同比降低32.93%;羊出栏1.5万只,同比降低20.63%,存栏0.78万只,同比降低25.22%;奶牛存栏0.051万头,同比降低31.08%。
2、畜禽规模养殖(场)户逐年减少。自2016年8月丹阳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工作开展以来,截止2017年年底,畜禽养殖禁养区514家养殖场(户)已全部清栏关闭,限养区769家养殖场(户),根据省、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整治。同时结合我市下发的《关于印发〈丹阳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严格控制新上养殖项目,禁养区严格禁止畜禽养殖,限养区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设施,逾期不治理或不能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户实行关停。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根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求只减不增。
3、今年生猪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生猪养殖效益总体下滑。2015-2017年的三年里,生猪价格经历了“上涨—下跌—平稳”的过程:生猪价格自15年三、四月份开始慢慢上涨,最高涨至16年年中,后回归理性,下跌至合理区间;17年全年稳步运行;而进入2018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下跌通道,二月份过后下跌加剧。截止调研时,生猪农贸市场平均价格已跌至4.5元/斤,较去年同期下跌32.3%。与17年全年平均最高价8.67元/斤的价格相比,下跌近1倍,创近年来以来最低价。
与生猪价格走势相得益彰的是猪肉的市场零售价格。以五花肉为例,2015年—2017年五花肉年均价格分别为10.3元/斤、11.6元/斤、10.8元/斤,而2018年五月跌至8元/斤,与生猪价格走势基本相同。
经调研,目前平均1头达出栏标准(按平均150公斤算)的生猪出售价格大约1350元左右,成本(不包括自己家人用工)确要在1700元左右;能繁母猪每出售一头亏20%左右,目前所有的养猪户均出现亏损。
二、畜牧业生产存在问题
1、养殖准入机制提高,环评通过困难。目前丹阳实施准入机制,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养殖项目。据市畜牧部门了解,畜禽禁养区是绝对不能有一家规模养殖场(户)的,限养区想要新建、扩建一家规模养殖场(户)也是不可能的。目前只有在限养区原有的养殖场(户)中按省、市环保要求治理,受环保测评影响,部分养殖户因缺少资金投入导致环评不达标被要求进行整改,如整改后仍不能达标只能关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市规模养殖户数量上的增加,也限制了产能的提高。
2、生产产业化程度低。大部分畜牧业养殖场(户)生产与销售联系不紧密,产业化程度不高,养殖场(户)往往只管生产环节,获取生产环节的微薄利润,而营销环节则依赖于经销商,出售的畜产品价格往往受经销商的控制。当畜产品出现“卖难”时,经销商压价收购,出现了经营环节与生产环节利润不成比例。作为付出资金、劳动力最多而且承担风险较大的饲养环节,最后得益却是最少,甚至只能亏本出售。
3、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污染治理效果差。“263”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对限养区的规模养殖户粪便污染治理不达标的进行整改。经调研,丹阳限养区畜禽养殖达县级规模的769家,其中达省级规模的221家。达省级规模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100%,达县级规模治理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90%以上。限养区养殖户治理虽然都有设施,但部分中小规模养殖户整治效果一般或较差,少数养殖户在维护好治理设施、保障设施正常运行上做得不到位。
4、畜禽养殖异味难以解决。畜禽养殖异味重是所有养殖场(户)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的群众投诉更是从未间断。畜禽养殖异味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和体味,成分复杂,包含氮化合物、硫化合物、粪臭素等,就是通过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大公司,针对异味也没办法。调研中,江苏康乐农牧有限公司自公司建立以来,环保设施投入近3000万;访仙刘照荣生猪养殖户,环保设施投入也近200万元,同时通过喷洒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降解除臭处理。但周边的群众因异味问题,仍不间断拨打政府热线进行投诉。
三、几点建议
1、倡导产业化经营。在当前准入标准提高、投入增加、利润较低、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单纯的小规模实行小打小靠经营已经难以生存。养殖场(户)、加工企业、畜牧产品生产经营者应融合到产业化经营中。只有这样,才能做精做细产业环节,又与大市场相对接,增强稳定性,降低风险,保证收益。政府通过扶持抓好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农户的养殖经营模式,将两者组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企业做好产业链条的延伸、扩大,尽可能地将饲料、兽药、良种、技术推广、养殖、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带动农户生产养殖,进而将其打造成发展畜牧规模化、标准化,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平台,促进畜牧业转型健康发展。
(2)倡导安全的现代畜牧业。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畜产品安全出了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甚至会打垮一个产业。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必须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突出抓好监管,从源头饲料抓起,抓好畜禽养殖监管,抓好动物疫病防控监管,抓好市场流通监管等;同时建设好各级防疫网络,配备必要的冷藏设备,免疫器材,疫苗要常年不断,随时给畜禽防疫。制定消毒制度,要求规模养殖场(户)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强化畜禽疫病防治。
(3)倡导畜禽养殖现代化。“263”行动要求畜牧业养殖通过环保治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养殖带来的污染。据调研,散养户及规模偏小的养殖户没有过多资金投入到环保设施中,通过畜禽养殖的现代化,实现饲养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同时建设一定的环保设施,在保证畜禽养殖的情况下,引进建有气味处理和污水处置设施的现代化畜禽养殖企业,使环境指标达标。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给予必要的补贴。支持标现代化养殖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撰稿:陈素琴 核稿:夏柳生